三胎政策无人响应,生育率创新低!有专家建议:不生就扣养老金!_社会_年轻人_人口
三胎政策无人响应,生育率创新低!有专家建议:不生就扣养老金!
2016年开始,我国全面放开了二胎,并且在202一年全面放开三胎,然而,多年的鼓励生育措施下,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并没有出现上升,反而出生率持续创新低。
而随着新生儿数量的持续下降,社会缺少“新鲜血液”的副作用已经开始显现,社会老龄化、幼儿园关门、产科医院生意冷清,为了缓解这种情况,专家们绞尽脑汁建议各种措施,而近期,甚至网上传言,有专家建议不生孩子扣养老金。
这种“威胁”真的可以让生育率回升吗?年轻人怎么就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了?
第一,人口危机空前严峻
2022年,我国打破63年来人口正增长趋势,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,如今已经是连续三年人口负增长了,而且三年里,全国人口数量减少了四五百万,甚至在2025年,并没有扭转的征兆。
展开剩余80%如果单独看一些省份的情况,人口负增长趋势更是触目惊心,比如走在人口负增长快车道的几个大省,山东,河南等更是情况“惨烈”。
放眼全球,哪怕过去一直被我们国人调侃人口负增长的日本和韩国,如今的出生率都在我们之上。
更让人感到担忧的是,当前的年轻人生育意愿还在持续走低,结婚率也在持续下降。
面对生育局势的不断恶化,我国不仅放开了三胎,甚至还下放了各种生育补贴,但年轻人依旧不买账。
一边是生育率持续下降,另一边需要照顾的老人却在不断上升,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,十年后平均下来,全国每两个劳动者就要承担抚养一个老人的责任,而这与30年前“十个劳动力共同供养一个老人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而人口危机不仅会影响到相关的产业,甚至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。
第二,是“专家”还是“砖家”?
面对人口结构失衡问题的加剧,专家们也没闲着,有不断提出建议,给予各种现金补贴,让年轻人没有后顾之忧,提高生育率。
还有的专家提议,九年义务教育改成12年义务教育,减轻人们的养娃压力,才能让年轻人多生娃。
甚至还有专家提出建议,给二胎家庭高考加分。
当然,也有一些偏偏不走寻常路的专家,比如厦门大学教授赵燕箐就算得上是“一朵奇葩”,在其他专家纷纷提出发福利,刺激生娃时,但他却想着给不愿意生孩子的人一点“惩罚”。
在这位教授看来,以前大家都愿意生娃,是因为养儿防老,因为孩子直接和钱挂钩,人们认为多生孩子就可以多份工资,现在多生孩子,就等于将来过好日子。
所以他觉得想要解决不愿意生孩子的办法,就相当简单了:直接把孩子和钱挂上钩!
孩子多的父母给社会贡献了更多的人力资源,以后理应多拿养老金。至于那些没有生孩子的,就不能“白拿那些社会资源了”
而且他觉得还要从房子上严格限制,对于不愿意生孩子的,干脆直接把保障房的名额取消,既然不愿意为社会做贡献,就不能白拿那么多好处。
这话乍一听令人担忧,但是稍微一想就会发现,漏洞百出。虽然说国家保险的流转离不开劳动者创造价值,可养老金从来也没说过是“生育鼓励金”。
年轻的时候给保险公司掏了几十年的钱,老了,应该拿到自己的养老钱,这和生不生孩子有啥关系?
这位教授只想着生孩子,是因为不想奉献,不想承担社会责任,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很多人不生孩子,核心原因还是在于自己承担不起。
说白了,这些人有的本身就比较困难了,再去用这种方法去惩罚他们,这不是雪上加霜吗?
这样一来,反倒会加重社会的不公生活,越好的人越有能力的人,用孩子换取更好的生活,而因为经济问题或者生理原因,无法生育后代的人,则无疑会被越压越低。
用养老金来威胁生育,显然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峻。
第三,解决问题的核心不是单纯靠奖励或者惩罚
一定要深究,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生娃,其实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孩子身上有着太高的教育成本,很多年轻人要承担着高额的房贷车贷,每天睁眼第一件事情就是还钱,各种996、007,连自己都无暇顾及,哪还有多余的时间顾及到孩子。
而且过低的收入、缺乏保障,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生娃的原因所在。
这一切,共同构成了现在生育率持续低迷的现状,而单纯靠对个体的奖励或者惩罚来实现生育率上升,只会加重社会的不公,引发更深的矛盾。
生育是个人的事情,理论来看其他人无权干涉,但是创造一个适合生育的环境,则是全社会共同的事,在那之前任何一刀切的策略都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。
总之,只有通过政策,职场,教育等多方面实现公平和福利,让年轻人在生育方面没有后顾之忧,这样的局势才有可能逆转。
(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)
发布于:广东省